恒生保險 以客為本 活用數碼科技2019-09-05 在人生不同階段,一份全面而合適的保險擔當重要的角色。萬一遇上意外或患上疾病時,保險往往能為我們提供實際的幫助。恒生保險有限公司(下稱恒生保險)透過積極拓展業務並與同業合作,務求為客戶帶來更全面貼心的保險產品和服務。 更多詳情
業界籲大灣區試行醫保通 設封閉式資金管道促港府鋪橋搭路 搶灘內地佔先機2018-09-06 受內地嚴打保險渠道走資影響,去年內地訪客來港投保數目一度連跌多季,今年首兩季終見回升。業界相信,原因乃內地人的理財需要持續增強,加上本港保險產品已趨成熟所致。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及身兼全國政協委員暨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資深保險業人士容永祺籲請同業,務必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兩大國策促進內地與香港加速融合的契機,借助3大優勢,盡早搶佔內地市場,爭飲「頭啖湯」。 更多詳情
學歷與考核未能反映行業發展趨勢政府牽頭 教育保險不只銷售2018-08-30 保險乃財務策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惟早前有調查顯示,基於信心不足,港人鮮會尋求專業人士制定合適的財策方案,為退休作準備。有政府及保險業人士認為,要增加市民對保險的信心,重塑保險業形象、外治內調、雙管齊下乃箇中關鍵;而加強推廣與教育、考取專業認證,以至提升入職學歷要求皆屬可行措施。 更多詳情
標準化產品方向正確 惟投保吸引力仍不足自願醫保尚欠3大良藥2018-08-23 上期提到自願醫保的3項細節:標準化條款、收費透明度及擴大保障範圍料會增加市民使用私家醫院的意慾。惟市場擔心實際推出後很大機會成為公共年金翻版。有保險業與醫護界別人士建議,當局宜進一步優化計劃的監管、吸引力以至透明度,令計劃推出時更有賣點。 更多詳情
個人醫保受保人口10年增8成自願醫保3革新 料增使用私院意慾2018-08-16 根據立法會秘書處有關《香港的個人醫療保險》研究簡報顯示,本港個人醫保受保人口在過去10年間急升78%,在2006至2016年的10年間,個人醫保產品滲透率更由20%飊升至34%。近年醫保投保人數、保單數目及保費收入均錄得顯著升幅,但私家醫院在本港住院病人出院總人次所佔的比重卻不升反跌,反映私營醫療服務需求追不上整體醫療服務需求的增長。 更多詳情
內地金融科技巨頭評中港InsurTech市場發展眾安科技陳瑋:數據乃驅動科技的石油2018-08-09 與中國內地相比,香港保險業的發展可謂相當成熟,但有研究報告指出,若以金融科技的採用率比較,內地金融科技使用者佔整體人口的百分比較香港高逾一倍,反映本港金融科技,包括保險科技的使用情況明顯落後。眾安科技首席執行官陳瑋接受本報專訪時認為,龐大的市場潛力乃促使內地企業及保險公司通過科技能力吸納潛在客戶的原因。 更多詳情
區塊鏈技術普及 推動InsurTech發展應用AI主攻年輕客群2018-08-02 金融發展局(金發局)去年發表題為《香港金融科技的未來》報告,對不同地區的金融科技發展概況進行剖析。報告指保險科技(InsurTech)乃金融科技5大發展重點之一,積極推展有利業界持續發展,並可保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 更多詳情
發牌機構易主 保險業踏入新時代保監:推動港成區域保險中心2018-07-26 保險業監管局(保監局)的成立被形容為保險業監管新時代的來臨,但保監局行政總監梁志仁接受本報專訪時強調,該局的職能不只是規管保險業界、確保業界守法循規,更包括與業界緊密合作,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更多詳情
內地客來港投保放緩 保險業務增長減速業界須內穩外拓尋新出路2018-07-19 去年6月,獨立於政府的全新保險業監管機構──保險業監管局(下稱保監局)正式接替昔日為政府部門的保險業監理處。隨着這個被形容為「新規管世代」的新一頁正式展開,行業的發展將何去何從,又為廣大市民帶來哪些影響?全新一輯「保險業起風雲」系列將詳細探討。 更多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