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籲大灣區試行醫保通 設封閉式資金管道
促港府鋪橋搭路 搶灘內地佔先機

  受內地嚴打保險渠道走資影響,去年內地訪客來港投保數目一度連跌多季,今年首兩季終見回升。業界相信,原因乃內地人的理財需要持續增強,加上本港保險產品已趨成熟所致。保險界立法會議員陳健波及身兼全國政協委員暨經濟委員會副主任的資深保險業人士容永祺籲請同業,務必把握粵港澳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兩大國策促進內地與香港加速融合的契機,借助3大優勢,盡早搶佔內地市場,爭飲「頭啖湯」。

保監局早前公布,今年首季來自內地訪客的新造保單保費按年雖大跌37.1%至118.34億元,但按季表現卻連續兩季上升。業界普遍認為,內地人來港投保止跌回升,某程度上在於本港保單具備美元等不同貨幣選擇,方便客戶進行資產配置,減低滙兌風險;且理賠信譽優良,保費較低,因此,隨着內地人均收入提升及財富增長,內地市場衍生龐大的理財需要,即使國家外滙管理局持續收緊境外提取現金額度,始終難遏內地人來港投保的趨勢。

監管嚴謹 醫保受歡迎

「內地人尋求購置理財保險產品,若金額合理,實屬正常需求,特別是退休安排、醫療及危疾等保險產品,其投資元素較低,也可讓內地居民在遇到意外或患上疾病時,獲得理賠,毋須依賴內地政府提供福利,對各方也有好處。」陳健波贊同中央可加強對大額投保的監控,以防走資。容永祺亦稱,香港屬國際金融中心,投資渠道與產品選擇多,監管亦更完善,為業界拓展內地市場提供先天優勢。

要把握內地發展的機遇,陳健波直言,業界首要覤準大灣區的龐大市場,爭取設立合規渠道,容許本港保險公司在區內銷售投資元素低且受內地人歡迎的保險產品,當中業界屬意先推醫保。「早前,保險業聯會已向特區政府建議,冀通過向中央政府進言,在大灣區試行『醫保通』服務,藉網上渠道銷售本港公司獲認證的醫保產品,並由同業選取獲認可的內地體檢中心,為內地投保人進行身體檢查,使他們不用親身來港,即可購得本港醫保,料可進一步提升內地居民的投保意慾,助港同業拓展內地市場。」

倡推醫保通 大灣區作試點

陳健波補充,業界又建議「醫保通」平台的資金往來及理賠,可參照港股通的做法,即經過平台的封閉式管道,處理賠償事務,釋除走資疑慮。「在先行先試期間,保險業聯會並提出可制定銷售限額,首年新造保費先以15億元人民幣為上限,稍後再按內地投保需求,逐步調高。若成功推展,稍後可考慮推展『人壽通』,長遠更有助鼓勵內地同業提升產品及服務質素,令內地居民受惠。」

根據保監局數字,內地訪客於今年首兩季購買的保險產品,9成半屬醫療或保障類型,包括危疾、終身人壽、定期人壽及年金等,與去年統計相若,可見本港醫療服務及相關保險產品乃另一優勢。陳健波稱,在等待中央政府回應期間,本港亦應積極加強私營醫療服務的供應,特別是增加床位,否則「醫保通」一旦落實,內地投保人來港尋求私營醫療服務時遇上床位不足,將對醫療服務造成打擊,也降低內地人對本港醫保產品的信任度,帶來雙重損失。

市場靈活 保單多樣化

雖然內地投保需求與日俱增,但陳健波表示,就觀察所見,內地經歷天災後,投保比例只有2至3成,尚有約7成人未有投保,他歸因於內地保險市場仍處於發展階段,所有事務皆須經政府審批,又限制外幣保單的銷售,靈活度不足,也影響內地人對當地業界的信心。相比之下,香港保險市場自由靈活,更凸顯保險產品多樣化的優勢。「港同業應藉此時機,率先進佔內地市場,若待內地業界發展成熟,再行動便為時已晚。」

近年中央積極推展大灣區建設,料為區內帶來龐大的人流、物流及錢流。不過,陳健波強調,港人雖坐擁監管完善、醫療穩健及保險產品多樣化3大優勢,但亦要改善不足,切勿故步自封。「港人先要從心態上作出轉變,不少從業員不習慣往來內地做生意,很易被文化不同等困難嚇怕,故應改變思維,勇敢踏出進入內地市場的一步,而非只滿足於700萬人口的本地市場。」陳健波續稱,香港的保險科技亦遠遠落後於內地,業界應放下身段,多北上觀摩內地同業所長,從中學習並加以提升,方能追得上內地步伐。

容永祺則倡議容許香港壽險公司以試行方式在大灣區設立服務中心,為已在港投保的內地居民提供理賠及售後服務,使本地保險服務更為全面。「現時內地實施外滙管制,內地資金難以轉到香港繳交保費,理賠款項亦難以滙入內地銀行,在大灣區設立服務中心,可為內地客戶提供代收保費的服務,理賠款項更可透過服務中心直接以人民幣滙入內地銀行帳戶,減少國家外滙的流失。」


借力「一帶一路」 港力爭重振再保險業務

大灣區以外,「一帶一路」倡議同樣廣受討論,惟保險業認為,有關工程多為大型基建項目,對促進人壽及醫保產品銷售的助力不大,但香港可借此契機,吸引全球大型再保險公司將地區總部遷來香港,並吸納相關人才進駐,令香港化身為一帶一路的再保險中心。近年,香港在再保險、海事保險及專屬自保保險等範疇,在發展上漸次落後於新加坡及上海等競爭對手,若不設法補救,連帶亞洲主要保險中心的地位也會岌岌可危。

推稅務優惠增再保競爭力

目前多間國際再保險經紀公司皆以新加坡為地區總部,陳健波稱,其中全球最大型的怡安集團(Aon plc),雖然其亞太行政總部位於香港,但業務總部卻選址新加坡,因而順理成章地將區內大量再保險生意提供予新加坡的公司,令香港失去不少業務。

「香港業界較少參與投入數以百億基建工程的經驗,卻可借『一帶一路』的機遇,以及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的身份,通過這些工程對再保險及工商保險的龐大需求,吸引眾多具國際規模的再保險企業來港開設地區總部。」陳健波建議,特區政府宜乘勢透過提供稅務優惠,如加快與其他國家就避免雙重課稅協定進行談判,與新加坡及倫敦看齊,以及將離岸再保險業務可享有的稅務優惠,擴展至直接保險公司的再保險業務等,吸引更多再保險集團將地區總部遷到香港,並以提高稅務及薪津條件,與新加坡及上海等地爭逐人才,使香港全面提升在再保險範疇的競爭力,再度成為亞太區的樞紐。

大型基建拓一般保險市場

隨着「一帶一路」大型基建項目陸續上馬,項目風險管理的需求大增。容永祺表示,大型基建項目若遇上突發情況或其他風險,將令企業蒙受損失,一般保險能為企業帶來風險保障。「由是,『一帶一路』的大型基建項目能帶動本港的一般保險需求,為香港的一般保險業帶來機遇。」

香港成為亞洲再保險中心的好處

  • 助再保險能力達國際標準
  • 吸引全港資金及產業人才
  • 提升國際營運、承保及風險管理水平
  • 為畢業生提供培育及就業機會
  • 增加配套服務需求




資料來源:保險業監管局